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笑容恐怕还没来得及传遍全世界,一记响亮的耳光就扇了过来。他怎么也想不到,自己亲自下场撮合的重大外交胜利,居然成了个国际笑话。
10月8日,特朗普还在兴高采烈地宣布,在他斡旋之下,打了两年的巴以冲突总算要停了。哈马斯和以色列,白纸黑字,签了停火协议。这下,加沙总能喘口气了吧?
全世界都这么以为。可惜,和平的泡泡,连一天都没撑住。夜幕才刚拉下,以色列的战机就跟撕毁协议的催命符一样,呼啸着掠过加沙上空,把炸弹精准地扔进了城南的萨卜拉区。
刚刚燃起的希望火苗,瞬间被炸得粉碎。废墟里,混着血和土,不断传出死亡、失踪的消息。那份刚刚签下的协议,在火光和哭喊声中,显得那么苍白,那么讽刺。
墨水未干炮弹先到
这份由美国亲自打包票的“第一阶段和平计划”,听起来确实很诱人。核心内容就几条:以色列军队撤到商定好的边界外,哈马斯放掉所有以色列人质。作为交换,以色列也放一批巴勒斯坦囚犯。
框架看着没毛病,以色列内阁也火速批准了。但魔鬼就藏在那些没说透的地方。这只是“第一阶段”,那第二阶段呢?哈马斯怎么解除武装?以色列到底什么时候才肯彻底走人?加沙以后谁说了算?这些要命的问题,协议里一个字都没提。
未来,就是一张白纸。这种刻意留下的空白,就是埋下的地雷,随时会炸。果不其an然,以色列亲手引爆了它。10月9日深夜的空袭,嘴上说着目标是楼里藏着的两个哈马斯成员,可炸弹偏偏就落在了人口密集的住宅区和难民营边上。
这不是军事行动,这是在拿平民的命赌博。这个时间点也太巧了。协议刚公布,墨水都还没干,当晚就动手。这不就是在钻协议生效前的空子,抢着最后再补一刀吗?所谓的停火,从娘胎里就带着一股火药味。
内塔尼亚胡的两本账
其实,以色列这手出尔反尔,早就有迹可循。就在10月4日,各方刚敲定要去埃及谈停火,以色列国防军反手就对加沙发动了93次空袭和炮击,当场炸死70人。加沙城东一个居民区,连妇女带孩子,死了至少17个。
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怎么解释的?他说,这是为了逼哈马斯放人,军事和外交两手都要硬。说白了,就是一边跟你说“我们谈谈”,一边拿枪顶着你的脑门。他坚信,和平不是谈出来的,是打出来的。
这个逻辑,听着好像有点道理。可问题是,当时哈马斯已经同意了和平计划的大框架,正准备上桌签字呢。你这时候还玩命地炸,这哪是施压,这分明就是挑衅,压根就没想好好谈。
说到底,还是以色列自己家里先打起来了。那个极右翼的国家安全部长本·格维尔,早就公开嚷嚷,谁敢签停火协议他就跟谁急,甚至放话:“不把哈马斯彻底干掉,这政府就该下台!”总理发言人也跟着敲边鼓,说“任务没完成”“军队不会撤”。
这些狠话,把以色列内部的裂痕扒得干干净净。对那些极端派来说,停火就是投降。内塔尼亚胡就算顶着压力签了字,底下这帮人能听他的吗?根本保证不了。
甚至有消息说,当内塔尼亚胡政府听说哈马斯同意和平计划时,第一反应不是高兴,而是“惊呆了”。这就让人不得不怀疑,所谓的和平谈判,从头到尾就是个幌子,一个拖延时间的战术。他们的真正目的,可能根本不是救人质,而是想借这个机会,把哈马斯连根拔起。
特朗普的诺贝尔奖凉了
内塔尼亚胡这么一通操作,可把特朗普坑惨了。就在以色列扔炸弹的10月4日那天,特朗普还在自己的社交媒体上吹牛,说以色列肯定会暂时停火,给谈判创造条件。
他甚至跟媒体吹嘘,自己跟内塔尼亚胡通过电话了,还特硬气地说:“他必须接受,他没得选,在我这儿,你就得听我的。”这话音还没落呢,以色列的炮弹就飞过去了。这脸打的,全世界都听见了。
据说,特朗普还指望靠这个项目拿个诺贝尔和平奖呢,这下要是被内塔尼亚胡搅黄了,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。而且,这也不是头一回了。上次以色列袭击卡塔尔,就把美国在中东盟友那儿的信誉搞崩了,最后还是特朗普亲自出面,拉着几个伊斯兰大国开会拍胸脯保证,才算把场子圆回来。
摊上内塔尼亚胡这么个“盟友”,特朗普也是有苦说不出。当面一套背后一套,专坑自己人。可你还没法跟他翻脸,毕竟人家代表的是整个以色列,这个群体在美国政商军界的影响力太大了。再说,以色列还是美国在中东最重要的棋子,这枚棋子可丢不得。
美国裁判自己下场了
面对这个烂摊子,美国只能自己下场了。宣布要派大概200名美军去以色列,说是为了支援和监督停火。这些人会组建一个什么“民军协调中心”,管管人道援助,搞搞安保监测。
听起来像是派了“监军”,可仔细一看,里面有个关键限制:这些美军,不进加沙地带。这叫什么监督?站在考场外面监督考场里的学生不作弊?这更像是一种姿态,做给全世界看。让一个跟以色列亲如一家的国家来当裁判,能有多公平?大家心里都有数。
这个所谓的监督机制,实际操作起来也是一脑门子官司。监督中心的权力有多大,没说清楚。不同国家的部队怎么协调?怎么跟以色列国防军打交道?都是难题。你稍微偏袒一点,另一方就跟你对着干;你要是没点实力,谁又会把你当回事?
说白了,这更像是在外交上找个“保姆”,但在加沙这种地方,没有真正的信任和强有力的执行,一切都是空谈。
结语
这场停火,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算计。协议的纸刚签热乎,炸弹的坑又多了几个。前线的士兵没动,平民的哭声也没停。所谓的“停火”,顶多算战场上的一个逗号,离句号还远着呢。现在,大批美军要来了,但这究竟是为了和平,还是为了给盟友撑腰?答案,可能我们早就知道了。真正的和平,靠一纸空文和几百个观察员是换不来的。只要心里的疙瘩解不开,加沙的炮火,随时都可能再次响起。
网上配资炒股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